Search


【#李易安:鈔票上的帝國】
  
❝ 鈔票與硬幣的異同,似乎也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李易安:鈔票上的帝國】
  
❝ 鈔票與硬幣的異同,似乎也是歐洲統合命運的一種隱喻:對外大體追求統一,內部卻仍在一定限度內保留各國的差異性。而這種制度設計內部隱含的衝突與張力,從今年稍早希臘的債務危機,到近期申根國因應難民危機、開始對於國界開放政策的重新調整,都表露無遺。
  
回看歐元鈔票,既然只有一種樣式,紙鈔的設計就成了一個尷尬的難題:設計者必須找到足以代表「歐洲」的圖案與符號,卻又不能有太明顯的地域風貌或國家特質,以免牽動加盟國敏感的民族情緒或歷史遺緒。
  
最後,歐洲中央銀行只選了「門窗」和「橋樑」兩種符號,印在歐元的紙鈔上。從面額最小的5歐元,到最大的500歐元,建築物與橋樑的風格,依據時序分別是古典、羅曼式、哥德式、文藝復興式、巴洛克式、工業革命時期,以及現代主義的樣式...
   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